12月份,全国电煤平均价格为522.2元/吨,环比增长0.41%,同比下降2.61%。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共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以上。2016-2017年已经淘汰焦化产能约2700万吨,2018年1400万吨,那么2019-2020年仍有至少1000万吨产能退出任务。
2019年国家为了刺激国内经济,采取了一系类降准,定向扶持等货币政策手段,甚至有讨论说还要进一步放开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业务进入股市。各地在2019年的棚户区改造方面,规模都较2018年出现了大幅度的缩减,可以预见到2019年全年的房地产市场大概率将结束长期以来的繁荣局面,对整个社会钢材的消费需求量是巨大挑战和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速仅为6.4%,较第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家动用如此多的货币政策手段,其目的很明显是要缓解2019年的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但是随着2019年去产能工作的重新实施,整个焦炭市场的供需结构已经出现了明显好转,焦炭供应缺口在逐步缩小,未来焦炭价格的变动将更多参考下游钢材需求的强弱以及焦煤原料的成本支撑。
焦炭价格的重心在2019年会下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19年中国国内的投资需求将严重承压,影响到整个下游成材的需求水平煤炭作为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燃料,其发展态势必将受到水泥行业的影响。据有关机构预测,十三五末,长江流域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7个省市煤炭去产能约达1.4亿吨,而新增煤炭消耗缺口0.6亿吨以上,未来几年内,两湖一江市场需求将超过6亿吨,川渝地区市场需求将超1亿吨,北煤南运的格局将更加明显。
2017年6月28日,陕煤集团与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共同出资3亿元,在重庆市设立了陕煤重庆港物流有限公司及重庆港陕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两个合资公司,紧密围绕物流、交易、支付、电商等大宗商品供应链要素开展全方位合作,在西南地区建设煤炭储配供应平台和煤炭等大宗工业品线上交易平台。当年冬季,重庆除了全国性存在的煤炭供应偏紧问题,还存在煤源紧缺、运力短缺、水电乏力等特点,电力运行保障形势更加严峻。陕煤集团在重庆地区的物流布局落实了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一方面为陕煤集团新增煤炭、钢铁产能提前布局市场,提升西南地区市场占有率,并可沿长江水路下行扩展至两湖一江市场。依托重庆,未来陕西煤炭或将挺进云、贵。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强大的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当年9月底,陕煤集团提前两个月完成了50万吨的储煤任务。
陕煤集团拥有建成运行的红柠铁路、榆横铁路,在建的靖神铁路、冯红铁路,参股蒙华铁路、西平铁路等,将逐步建成内部直联直通,外部互联互通的铁路运输格局,实现产运销高度匹配、路港直通、水陆联运的物流网络。届时,陕煤集团将通过物流节点和铁路专线布局,打通南下和东出大通道,形成通江达海物流运输大格局,实现沿海看神华,中部看陕煤的市场战略。2018年,陕渝能源合作供需协议量为750万吨,陕煤入渝实际总量达849万吨,同比增长65.1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陕煤集团与重庆开展合作以来,重庆市域煤炭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明显低于相邻地区,峰值价格较往年大幅降低,很好地起到了区域市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制度和机制是合作的保障。
数据显示,2018年陕煤入渝确保849万吨,占到重庆电煤份额三分之一。陕煤集团将对渝能源战略合作内容细化到集团部门和二级单位年度考核,作为管理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压实责任,为双方合作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强保障。在此关键时刻,陕煤集团以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的责任担当,伸出援助之手,视重庆电煤保障为己任,帮助重庆缓解了燃眉之急。2016年以前,受计划经济长期以来的煤炭调运惯性影响,陕西煤炭每年入渝量仅约几十万吨。
到2020年,陕煤集团将形成内接矿区、外连干线、点线配套、服务到门的自营铁路物流网,运输能力达到2亿吨。陕煤集团自201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流节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湖北襄阳、湖南株洲、重庆储运等物流节点,在建的有长江沿线湖北荆州港务公司、重庆万盛川维码头,陕西榆阳智能物流园区等物流节点,其中湖北荆州物流节点紧邻蒙华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设计煤炭物流能力5000万吨/年,是长江沿线最大的物流码头。
截至目前,陕煤入渝三家销售主体全部通过线上交易,已开展了重庆果园港、万州港、珞璜港的网上竞价交易。自2016年开辟陕煤入渝通道以来,陕煤集团与重庆市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入渝资源量稳定递增,为稳定和保障重庆市煤炭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双方能源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
同年9月25日,重庆市政府同意将关闭退出的536.9万吨/年折算指标,零价格交易给陕煤集团用于项目核准自2016年开辟陕煤入渝通道以来,陕煤集团与重庆市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入渝资源量稳定递增,为稳定和保障重庆市煤炭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双方能源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陕煤入渝合作相当于重庆在陕西开设了一座特大型煤矿。同时与重庆有关方面不断在合作体制机制以及增进合作共识、加大互访调研、协调港口储运分销、网上异地挂牌销售、用户快速接卸拉运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到2020年陕煤入渝资源预计突破1000万吨,占重庆电煤份额40%以上,占外购电煤的55%。谋划中部看陕煤蓝图,构建发展生态圈随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升成为国家战略,煤炭生产向三西地区快速集中,两湖一江和川渝地区由于受自产煤炭量小、品质低和环保双重压力的影响,煤炭调入量逐年增加的态势。
诚信和务实是合作的基础。依托重庆,未来陕西煤炭或将挺进云、贵。
同时,陕煤集团在重庆市设立了煤炭储运基地,建立了常态储备机制,并承诺逐步递增陕煤入渝总量,到2020年突破1000万吨,以及坚持入渝煤炭价格同时不高于长协价和市场价的两个不高于原则。近年来,重庆能源需求旺盛,年度耗煤4000万吨以上。
特别是2016年迎峰度夏期间,重庆出现连晴高温天气,统调电网连续10次刷新电网负荷新高,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815万千瓦,同比增长37%,创历史新高。陕煤入渝开启合作新路陕西与重庆山水相连,人文相亲。
当年9月底,陕煤集团提前两个月完成了50万吨的储煤任务。资源可通过平台销售,形成入口统一、资源聚合、透明开放的陕煤入渝资源销售通道。陕煤集团自201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流节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湖北襄阳、湖南株洲、重庆储运等物流节点,在建的有长江沿线湖北荆州港务公司、重庆万盛川维码头,陕西榆阳智能物流园区等物流节点,其中湖北荆州物流节点紧邻蒙华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设计煤炭物流能力5000万吨/年,是长江沿线最大的物流码头。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文件精神,第一、二期产能置换工作,陕煤集团获得1031.9万吨/年的新增产能指标,分别用于陕煤集团小保当二号煤矿及澄合矿业山阳煤矿等重点项目建设。
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从多个层面解读了双方的合作。2018年,陕渝能源合作供需协议量为750万吨,陕煤入渝实际总量达849万吨,同比增长65.1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陕煤集团与重庆开展合作以来,重庆市域煤炭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明显低于相邻地区,峰值价格较往年大幅降低,很好地起到了区域市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这意味着,陕煤集团将致力于运用互联网+,在重庆多领域寻求合作的契合点。陕煤集团拥有建成运行的红柠铁路、榆横铁路,在建的靖神铁路、冯红铁路,参股蒙华铁路、西平铁路等,将逐步建成内部直联直通,外部互联互通的铁路运输格局,实现产运销高度匹配、路港直通、水陆联运的物流网络。
作为国家确定的陕北大型煤炭基地两个开发主体之一,陕煤集团目前在陕北地区已拥有优质煤炭资源地质储量百亿吨以上,近年来先后在陕北地区建成了黄陵、陕北、榆北等一批千万吨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集群。重庆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陈金山谈到,我们欣慰地看到,两年来的合作是成功的,是多赢的,是可持续的。
为此,陕煤集团又把寻找指标的目光投向了全国范围,与重庆市政府开展的产能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当年冬季,重庆除了全国性存在的煤炭供应偏紧问题,还存在煤源紧缺、运力短缺、水电乏力等特点,电力运行保障形势更加严峻。对于向重庆的承诺,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多次谈到合作中遵循的两个服从,并亲自推动,压实各级责任,严格考核落实,在集团内部建立了战略合作长效机制。当年9月底,陕煤集团提前两个月完成了50万吨的储煤任务。
陕煤集团将对渝能源战略合作内容细化到集团部门和二级单位年度考核,作为管理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压实责任,为双方合作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强保障。在产能置换方面,2017年2月7日,重庆市政府同意将关闭退出的产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量折算成495万吨/年指标,无偿置换给陕煤集团用于项目核准。
同年9月25日,重庆市政府同意将关闭退出的536.9万吨/年折算指标,零价格交易给陕煤集团用于项目核准。同时陕煤集团所需的铁矿石、磷矿石等生产资料可由海入江,再由重庆港口铁路转运回陕,实现重去重回,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为确保重庆重点企业煤炭供应,双方还约定,重庆方面还拥有陕煤入渝新增资源2018年200万吨,到2020年达到500万吨的销售调配权。2016年6月,陕煤集团率先在渝设立了重庆陕煤运销煤炭储运公司,当年入渝销售煤炭40万吨。